2017考研交流群:378274572
考研选择适合的院校和专业,不只要考虑到自己能力,要考虑大目的就业前景,还要考虑到竞争优势度,知道专业院校考情等等,所以说,一个目的,你需要做的调查和筹备实则有不少,的确非常难,下面大家就来剖析一下,期望可以帮到大伙。
1、专业范围选择
考研可选择的“本专业”
例:某考生本科就读专业为“金融学”,该专业是“应用经济学”一级学科,该一级学科下有“地区经济学”、“产业经济学”等10个专业。对于该考生而言,这10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“本专业”。
考研可选择的“相近专业”
例:某考生本科就读专业为“金融学”,该专业是“应用经济学”一级学科,与该一级学科平行的一级学科为“理论经济学”,“理论经济学”一级学科之下有“政治经济学”、“经济思想史”等6个专业。对于该考生而言,这6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“相近专业”。
考研可选择的“跨专业”
不是本科就读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,则为考研可选择的“跨专业”。
2、硕士种类选择
种类说明
中国提供两类型型的硕士学位供考生进行选择: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。
学术型硕士按学科设立,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,偏重理论和研究,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职员专业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,看重实践和应用,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遭到合法的、高水平练习的高层次人才。两种硕士种类均为全国统一考试、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。
应试困难程度说明
1、绝对困难程度:从初试科目、试题困难程度、分数需要三方面进行比较,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绝对困难程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。
2、相对困难程度:从报名绝对人数、报名录取比率、实质分数线、复试差额录取比率四方面进行比较,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相对困难程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。
3、意向专业选择
依据我们的意愿和前面两个步骤,确定自己想考的专业,确定是不是跨专业考试。
4、意向区域选择
就业原则
将来计划在什么地方就业,建议选择在什么城市读研。
这是读研选择区域的第一原则。一线城市学校较多,同理每年的各学历层次的应届毕业生较多,工作角逐相对激烈。比如,假如在北京读完研究生后,考生将回到家乡所在省的省会就业,则选择在本省省会读研为更好的选择,既利于人脉积累,也便于合理的利用地缘优势。
优化原则(安家原则)
将来计划在什么地方买房、组建家庭,建议选择在什么城市读研。
这是读研选择区域不能不考虑的现实问题。将来每位研友都需要组建我们的家庭并照顾爸爸妈妈。在一线城市买房重压大,如北京房价动辄2-4万元每平,成家安定下来相对很不简单而其他的省会城市或中小城市相对轻松。比如,假如家庭经济情况不是特别富裕,原则上不主张选择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杭州作为安家的城市。
经济原则
相比较而言,在一线城市读研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重压,固比其他省会城市对于家庭经济情况的需要更高。比如,在北京、上海读研的学费、生活费、其他开销,将远远大于在武汉、成都等其他城市。
一区、二区选择
根据地域原则,教育部将不一样的省份划分为一区、二区,每年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也分为一区线和二区线。相比较而言,每年国家二区总分线比国家一区总分线要低10分,单科分数线也更低。伴随考研人数的逐年递增和招生的结构性转变,考研的总分线也是年年居高不下,让不少学生与成功失之交臂。有鉴于二区省份对于总分线和单科线的需要更低,愈加合适不想承担考研风险、基础较弱的考生选择。
考研院校选择,其困难程度不亚于高考考试,甚至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考研是不是可以成功!所以,方向非常重要!大伙有院校专业方面的选择困难症都可以免费咨询中公考研,大家都一直致力于为考生提供好的服务,同时,为了便捷大伙学习,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、全年集训、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,针对每个科目要素进行深入的指导剖析,欢迎各位考生知道咨询。同时,中公考研一直为大伙推出考研直播课堂,不出门就能轻松学习!
精彩文章推荐
十三大学科门类解析2017考研:法硕九大名校对比剖析2017专业选择忌“盲从”中国61所名校中的王牌专业面对面告诉你如何选专业2017经济学考研择校的5大梯度想考名校的快点进去!2017考研择校“城市论”2017考研不可错过的十大专业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中公考研